

r
rr
1978年,湖北省随县(今随州)擂鼓墩一座古墓的发现,让现代人一睹先秦“礼乐”的辉煌。
r
出土的一万多件文物中,乐器便有125件,足见2000多年前的乐队配置完整、规模宏大。其中最宝贵的发现,是一套共65件总重达5吨的青铜乐器,就是大名鼎鼎的“曾侯乙编钟”。
r
它还自带了一份演奏“说明书”,钟体3775字的铭文,竟是一篇古代音律学的论文。
r

r
1978年8月1日,曾侯乙编钟演奏会在随州一处礼堂举行
r
这么多钟如何排列和演奏?考古队长谭维四作出一个大胆决定——办一场音乐会。
r
当《东方红》的旋律从青铜钟体流淌而出,世界为之惊叹:2400年前的乐音竟能与现代音乐无缝对接。乐团演奏的第二首乐曲,就是据唐代陈康士琴曲《离骚》改编的《楚商》。在沉睡2400多年后,曾侯乙编钟一奏成名,改写了世界音乐史。
rr
“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”早在西周时期,中国人就按乐器材质将音乐分为“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、竹”,编钟位列“八音”之首。
r
以青铜铸礼,以金石载乐,古老而年轻的编钟,正以妙不可言的风韵,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悦耳之声。
r

r
r
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马丽君 制片人丨彭裔然 韩任伟 编导丨张阳 摄像丨于川 刘旭 配音丨王帅天 录音丨王安然 张琳 视觉设计丨高凌潇 编辑丨王萧宇 杨波 刘霄 金伊结 协助拍摄|总台湖北总站 湖北省博物馆 学术支持|冯光生 王原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
r
(央视新闻客户端)
高手策略,股票线上配资平台,按天配资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