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复合式三坐标测量仪空气隔振器:精密测量的“安静保镖”是怎么设计的?
想象一下,给精密无比的复合式三坐标测量仪(CMM)当“保镖”是什么感觉?振动就是它的头号敌人!空气隔振器就是这个“保镖”,设计它关键在于“软”和“稳”。
核心:空气弹簧当“减震垫”
好比高级汽车的气囊悬挂,隔振器内部有个充满压缩空气的腔室(空气弹簧)。
设计重点: 计算好腔室大小和气压。气压太低,撑不起沉重的CMM;气压太高,又不够“软”,减震效果差。目标是让隔振器本身的自然振动频率(固有频率)远低于地面传来的干扰频率(通常在1-3Hz),这样振动能量才传不上来。
阻尼:让“晃悠”快停下
空气弹簧太“软”,CMM放上去可能会像果冻一样晃悠几下才停(残余振荡)。这也不行!
展开剩余47%设计重点: 加入“阻尼”。常见办法是在空气流动路径上设置小孔或特殊材料(气膜阻尼),或者并联小型的液压阻尼器。这相当于给晃动增加阻力,让它迅速平静下来,不影响测量精度。
高度锁:自动“找平衡”
地面不平或CMM移动重心,机器会倾斜。
设计重点: 隔振器内部有聪明的“高度阀”。当某角承重增加下沉,阀门自动打开,让更多空气进入,把它顶回原位;反之则排气。这保证了CMM始终保持水平稳定。
辅助支撑:防止“翻车”
遇到剧烈晃动(如人走过),纯空气弹簧可能侧向不稳。
设计重点: 有时会加入橡胶波纹管或机械限位装置,在不牺牲垂直减震效果的同时,提供必要的横向支撑力,防止仪器意外倾倒。
总结: 设计复合式CMM的空气隔振器,就是巧妙平衡“软”(超低固有频率隔绝振动)、“稳”(有效阻尼抑制晃动)、“平”(自动调平)、“固”(必要侧向支撑)这四个要素的过程。选对了隔振器,就是给精密测量上了道“安静保险”。
发布于:上海市高手策略,股票线上配资平台,按天配资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